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乒乓球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乒乓球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本帖係筆者原創作品,於2018年3月發表在“乒乓網”《乒乓球物理參數的數量級估算》。現進行了部分補充、修改,重新發表,供球友參考。筆者把能找到的公式都找了,會算的都算了一下。計算過程盡量詳細以方便球友,其中錯漏應該不會少。發出來和球友討論,請各位老師、專家批評。
感興趣的球友可以把計算結果和推論跟自己的打球實踐對照一下,看看有哪些與實際相符,哪些與經驗相悖。不管怎麽說,對自己熱愛的乒乓球運動做到心中有數,多少還是有點好處的。
歡迎批評、指正。
1 基礎數據
(1)球拍
球拍質量 200克,
底板 長 16cm,寬 15cm,厚 6-10mm,麵積約 16*15 = 240cm^2
套膠 雙麵反膠,每麵海綿、膠皮各厚2毫米
(2)乒乓球 40+
質量 m = 2.7 g,
直徑 D = 40 mm,
半徑 r = 20 mm,
轉動慣量(球殼)
I = 2/3* mr^2= 2/3*0.0027*0.02*0.02 = 0.00000072 kgm^2
球殼圓周長 = 2pi*r = 2*3.14*0.02 = 0.1256m = 12.56cm
最大圓截麵積 S = ^2 = 3.14*0.02*0.02 = 0.001256m^2 = 12.56cm^2
球表麵積 S = 42 = 4*3.14*0.02*0.02 = 0.005024m^2 = 50.24cm^2
球冠麵積S=2h, S =r^2+h^2)。
(球半徑是 R,球冠底麵圓的半徑是 r,球冠的高是 h)
球體積 V = 4/3*^3 = 4/3*3.14*0.02^3 = 0.0000335 m^3 = 33.5 cm^3
密度 m/V = 0.0027/0.0000335 = 80.6 kg/m^3
(對比密度 水 1000 kg/m^3 ,空氣 1.29 kg/m^3 )
乒乓球與球拍質量比為1.35% ,若加上握拍手的部分質量,此比當在1%以下。
2 假設擊球條件為:
球拍:拍速15米每秒,拍型前傾60度,揮拍方向45度,二者夾角15度。
來球:球速16米,上旋轉80轉每秒。水平方向0度(最高點擊球)
出球:球速20米,上旋轉100轉每秒,30度。
擊球時間1毫秒
擊球者基礎力量(臥推力)
王勵勤130公斤,一般運動員70公斤,普通人60公斤以下
3 作用在乒乓球上各種力的估算
(1) 重力(方向向下)
G = mg = 0.0027*10 = 0.027牛 = 0.027 kgm/s^2
(2) 空氣浮力(方向向上)
f = V = 1.29*10 *(4/3*3.14*0.02^3 ) = 0.000432 牛
以上兩個是恒力,方向相反,重力約為浮力的63倍,浮力相當於抵消了1/63的重力。
(3) 空氣阻力(方向與球速反向) 假設球飛行速度20m
fd = 1/2*Cdv^2
= 0.5*0.5*1.29*(3.14*0.02*0.02)*20*20 = 0.162 N
(Cd為空氣阻力係數,與空氣流的雷諾數 Re=D/大小相關。空氣動力粘滯係數值1.85 *10^-5Pas。
Re =D/ 1.29*20*0.04/(1.85 *10-5) = 55784)
(4) 空氣的瑪格努斯力(方向與球速垂直) 假設球飛行速度20m , 轉速100r
fm = 1/2*Cl*Av^2 = 1/2*Cs**r
= 1/2*Cs*(pi*r^2)*r*(2pi*f)*v
= 0.5*1.23*1.29*(3.14*0.02*0.02*0.02)*( 2*3.14*100)*20 = 0.25 N
(5) 球拍擊球力(方向在出球方向與摩擦方向之間)
約為100牛頓數量級。
以上數據表明:
乒乓球所受重力約為擊球力的萬分之三,浮力為百萬分之四。空氣阻力與瑪格努斯力約為擊球力的千分之二。
所以,在擊球瞬間,以上四個力都可以忽略而不會引起太大誤差。而在乒乓球飛行途中的受力分析中,擊球力已經不存在了,重力、空氣阻力、瑪格努斯力三者都上升為主要因素,不可忽略(如果要考慮浮力,可以從重力中扣除1/63,相當於重力加速度G從9.8降為9.64。)。與球速反向的空氣阻力受球速影響最大,橫向的瑪格努斯力和球速、轉速都有密切關係。相較方向、大小不變的重力而言,後兩種空氣作用力特別複雜多變,是影響乒乓球飛行軌跡預測的難點和重點所在。據說還有一種可能的“逆瑪格努斯力”值得注意。即球在臨界速度前後,邊界層氣流的非對稱分布,可能導致球飛行時左右晃動、軌跡搖擺不定的“飄球”產生。
3 乒乓球飛行過程數據
(1) 平動數據(假設出球球速20米)
飛行速度 20米每秒
動量 P = mv = 0.0027*20 = 0.054 kgm/s(Ns)
動能 Ek= 1/2*mv^2 = 0.5*0.0027*20*20 = 0.54 J
(2)轉動數據(假設出球轉速100轉)
旋轉轉速或頻率(轉每秒)f = 100 r/s
旋轉角速度(弧度每秒)
2 = 2*3.14*100 = 628 rad/s
旋轉線速度
v = =628*0.02 = 12.56m/s
乒乓球轉動慣量(球殼)
I = 2/3*mr^2 =2/3*0.0027*0.02*0.02 = 0.00000072 kgm^2
角動量
L = I = 0.00000072*2*3.14*100
= 0.00000072*628 = 0.00045 kgm^2/s 或Nms
轉動動能
Er = 1/2ⷉ 2 = 1/2ⷨ2/3㗰.0027㗰.02㗰.02)*(2*3.14*100)2
= 0.5㗰.00000072*628*628 =0.142 J
乒乓球總動能 Ek = Et + Er = 1/2 mv2 + 1/2 J = 0.54+0.142 = 0.682 焦耳
從以上計算可以看出,球速10米的平動動能與轉速97轉的轉動動能數值基本相等,均約為 0.135焦耳。本假設20米球速與100轉轉速的動能之比約為4比1。因為平動與轉動在速度、方向、力量、力矩、轉動慣量、加速度等方麵的直接比較有一定困難,以往的研究對此關注甚少,幾為空白。其實,擊球力量如何在出球的平動和轉動之間合理分配值得關注。
建議增加一個新名詞----“平/轉比”。以動能之比對乒乓球兩種最重要的運動形式進行直接比較。此值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理解擊球時的平動與轉動的關係。從此值大小也可以讓我們對球的運動狀態有較全麵的了解,一目了然。物理量“平/轉比”與擊球術語打摩比有幾分關係,但其優點是可以定量計算,而打摩比隻能停留在憑感覺定估計的水平。另外,打摩比指的是擊球動作在擊打與摩擦之間的比例控製,著眼點是擊球者的分寸把握;“平/轉比”指的是球的平動與轉動動能之比,著眼點是乒乓球的運動狀態,是打摩的實際效果。
4 擊球瞬間(1毫秒)各物理量的參考值
(1) 球拍揮動距離 15*0.001 = 0.015米 = 15毫米
(2) 乒乓球飛行距離 20*0.001 =0.02米 = 20毫米
(3)擊球全程球的平均加速度(假設對心彈碰撞)
a=(vt-v0)/t =(20-(-16))/0.001 = 36000m/s^2
(4) 球對拍的衝擊力或球拍的擊球力(假設對心彈碰撞)
F=ma=0.0027*36000=97.2牛(kgm/s^2)
(5) 衝量 (假設對心彈碰撞)
F=m(vt-v0)=0.0027*(20-(-16))=0.0972Ns
(6) 擊球全程平均角加速度(假設偏心斜碰撞)
=(-)/t=(2*3.14*100- -2*3.14*80)/0.001 = 1130400 = 113萬rad/s^2
假設套膠壓縮AB期耗時0.3ms,假設套膠反彈BC期耗時0.7ms,反拉弧圈。
(7)套膠壓縮AB期乒乓球轉動角度(平均值)
= - 360f t /2 =-360*80*0.0003*0.5 = - 4.32度
(8)套膠壓縮AB期乒乓球平均加速度
a1=(vt-v0)/t=(0- -16)/0.0003 = 53333 = 5.33萬m/s^2
(9)套膠壓縮AB期乒乓球平均受力
F1 = ma1 = 0.0027*53333= 144N
(10)套膠壓縮AB期乒乓球平均角加速度
=(-)/t= (0--2*3.14*80)/0.0003 = 1674667 = 167.5萬rad/s^2
(11)套膠壓縮AB期乒乓球平均受轉動力矩(扭矩)
M1 = I= I*ddt = 0.00000072*1674667 = 1.2 kgm^2rad/s^2or Nm
= FL =N/
(12)套膠反彈期BC乒乓球滾動角度(平均值)
= 360f t/2 =360*100*0.0007*0.5 = 12.6度
(13)套膠反彈期BC乒乓球平均加速度
a2 =(vt-v0)/t=(20- 0)/ 0.0007= 28571 = 2.86萬m/s^2
(14)套膠反彈期BC乒乓球平均受力
F2 = ma2 = 0.0027*28571= 77.1N
(15)套膠壓縮AB期乒乓球平均角加速度
=(-)/t= (2*3.14*100-0)/0.0007= 897143 = 89.7萬rad/s^2
(16)套膠壓縮AB期乒乓球平均受轉動力矩
M2 = I = I*ddt = 0.00000072*897143 = 0.65 Nm
(17)擊球瞬間的球拍轉動角度(假設在0.1秒鍾內轉動90度)
90*0.01=0.9度
重力勢能 Ep = 0 (擊球時不考慮重力)
球拍儲藏的最大彈勢能 Ep = 1/2*kx2 ,估計小於來球與球拍總動能之和,大於出球總動能。
以上乒乓球旋轉角度可以和筆者前文《擊球時乒乓球貼緊拍麵的運動形態及受力(續)》中的邊轉邊滑、邊滾邊滑運動形態聯係起來看。實際擊球過程球拍能轉動的角度很有限,估計會小於0.9度,但其影響可能不會小。這個角度和內弧、外弧,壓拍、亮拍,包球、舔球以及擊球打摩之爭關係較大。
乒乓球在AB期和BC期的受力等計算值差距較大,部分原因是臨界點B點的時間設置為0.3毫秒:0.7毫秒所致。
5 球/拍接觸空間尺寸估算
(1)球冠表麵積公式 S = 2h
(2)接觸區域形狀
靜態接觸麵為一球冠麵,動態接觸麵為球體在拍麵上留下的壓痕麵,係由淺入深再到淺的橫截麵為圓弧形的溝狀橢圓弧麵。
(3)接觸區域尺寸
長寬深度約為 15 *12*1 毫米
(4)靜態接觸麵麵積(球冠麵)
S = S =2h = 2*3.14*0.02*0.001 = 0.0001256m^2 = 1.256cm^2
若乒乓球體陷入膠皮海綿深度為1、2、3、4毫米,
則接觸麵麵積分別為1.256、2.51、3.77、5.02平方厘米。
接觸麵底麵直徑分別為1.25、1.74、2.11、2.4厘米。
球拍擊球的作用力是一個接觸力,一旦脫離接觸便為零。該作用力還是一個麵力,球拍對球所有的擊打、摩擦力都是通過這個彈接觸麵在千分之一秒的瞬間傳遞的。該接觸麵形狀複雜且不斷變化,麵上各點的力處處、時時都不相同。
以上計算都是假設拍型角度不變,直線揮拍方向不變,勻速揮拍不受擊球影響而變化。一旦擊球條件變化,情況更為複雜,計算更為困難。以上估算數據,希望球友詳加考察,謹慎使用。對的可作參考,錯的及時指正,以免以訛傳訛,誤導入門者。
本帖計算式均采用國際單位製(SI)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-12-21发表在极致时空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hog2u.wisdomhotelshanghai.com/Lj0c92/959.html
有话要说...